半岛体育,半岛体育官方网站,半岛体育APP下载
针对澎湃新闻报道的“江西多地办电话卡需工作证明、无犯罪证明、银行流水等”,11月4日,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发布通报称,近日媒体报道的我省南昌、九江、景德镇等地有电信、移动、联通营业网点存在外地身份证办理电话卡需预存高额话费、提供工作证明等问题,我局高度重视,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,切实保障用户权益。
当江西南昌的市民带着身份证去办电话卡,却被要求额外提供“无犯罪证明”时,这场以“反诈”为名的办卡门槛加码,看似是为了防范风险,实则暴露了部分运营商的懒政思维,更触碰了法治与便民的底线。
从法律层面看,要求办卡者提供“无犯罪证明”本身就是于法无据的越界行为。《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》早已明确,该证明仅适用于升学、服现役、就业等特定场景,办理电话卡并不在其列。工信部也仅规定电话卡需实名登记,从未授权运营商增设出具“工作证明”“银行流水”“房产证”等额外条件。可现实是,不少营业厅工作人员以“反诈要求”为由搪塞用户,却始终拿不出具体文件——这种“拿不出依据却要硬提要求”的操作,是将监管责任变相转嫁给普通消费者,让民众为运营商的风险防控成本买单。
值得警惕的是,这种“加码要求”背后潜藏的“有罪推定”逻辑。现代法治文明的核心原则之一,是“公民未经法院判决不得认定为有罪”,但要求办卡者先证明自己“无犯罪记录”,相当于将每一位普通用户预设为“潜在诈骗分子”。这不仅背离了法治精神,更会侵蚀社会信任——当民众连办理基础通信工具都要反复“自证清白”时,公共服务的温度与便捷性便无从谈起。
矛盾的是,技术层面本就存在更优解,运营商却选择了最粗放的方式。一方面,多地出现“线上线下双重标准”:通过运营商APP办卡无需任何额外证明,线下营业厅却层层设卡;另一方面,一些地方上门办卡时,仅需确认用户在本地居住或创业,便可放宽材料要求。这两个细节足以说明,并非没有兼顾反诈与便民的路径——借助大数据分析用户风险等级,对低风险用户简化流程,对频繁开卡、异常开户等高风险行为加强审核,才是精准反诈的正确方向。可部分运营商却宁愿让普通用户多跑腿,也不愿投入精力优化风控体系。
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“异地办卡全国基本标准”,明确禁止将“无犯罪证明”等非法定材料作为办卡条件,同时运营商则需转变思维,将重心从“抬高门槛”转向“精准识别”,利用技术手段筑牢反诈防线,而非让民众为流程繁琐买单。
电话卡是现代社会的“数字通行证”,承载着民众基本的通信权利与数字生活需求。反诈工作固然重要,但不能以牺牲民众便利、违背法治原则为代价。“反诈”不能是层层加码的借口,运营商必须扛起风险防控的责任,才能实现安全与便民的双赢。
020-888888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