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岛体育,半岛体育官方网站,半岛体育APP下载特朗普曾试图通过高关税继续向中国施压,但这一策略在华尔街的强烈反应下受到了挑战。华尔街对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的高关税政策感到恐慌,股市和期货市场暴跌,尤其是“科技七姐妹”企业的市值在一天内就蒸发了超过7000亿美元。面对这一局面,特朗普被迫回归理性,副总统万斯也开始向中国释放缓和信号。
根据彭博社10月12日的报道,万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,放下了以往“遏制中国”的强硬态度,改口表示“必须小心应对与中国的博弈”,并呼吁中国“选择理性道路”。然而,他又恢复了老套路,称如果中国采取激进回应,美国将采取更多行动。紧接着,特朗普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安抚称,“无需担心中国,一切都会好起来”,并威胁说“美国希望帮助而不是伤害中国”。从特朗普和万斯的表态可以看出,白宫的态度变化并非完全出于外交考量,而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迫使他们不得不谨慎发声。
那么,特朗普的回应是否意味着中美博弈将逐渐走向缓和呢?答案恐怕是否定的。特朗普的言辞虽有变化,但并未透露出放弃对中国施压的迹象。他的谨慎表态主要有两个目的:一是安抚华尔街的恐慌情绪,防止美国金融市场;二是向国内民众展示政府在对华博弈中依然占据主动地位。简言之,特朗普的目的仍是“站着赚钱”。
尽管如此,特朗普的底牌并非不可反击。美国仍然拥有一些可以对中国施压的手段,比如半导体、重型发动机、关键软件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,地缘政治领域也有多个可供操作的选项,如朝鲜半岛、台湾海峡、南海和中印边境等。但问题是,中国并非轻易可以击败的对手。在过去的贸易战中,乃至今天的芯片战和关税战中,中国已经找到了一些应对策略。中国不仅能够打出“稀土牌”,还可以在其他关键领域,如医药原料、生物技术、化工产品等,采取反制措施。这些领域的贸易对美国至关重要,而特朗普难以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替代供应源。
举个例子,尽管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提出了“稀土自主”的目标,并且拜登政府也加入了这个议题,但8年过去了,美国依然停留在寻找替代矿源的阶段。即便美国政府提供资金支持,私人企业对于高污染、高投入且周期长的稀土产业依然持观望态度。而曾经寄予厚望的盟友,如澳大利亚和日本,也未能在稀土供应上为美国提供实质性帮助。美国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,难度之大,甚至超过中国摆脱对美国半导体的依赖。
尽管特朗普言辞软化,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松懈。特朗普或许在外部压力下改变了说法,但心态的转变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。因此,中国要继续维持高压态势,必要时加大反制力度,使得美国在考虑对中国施压时,能够感受到反制的严重后果。只有让美国清楚意识到任何挑衅背后的风险,才能确保中美博弈不至于被单方面主导。
总结来说,中美博弈远未结束,特朗普的“口服”并不意味着“心服”。中国必须继续加强自己的应对措施,确保在这一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。
020-88888888